爱心传递十年间
---徐州军分区警备纠察排关心照顾弱势群体记事
徐州军分区所属纠察排十年如一日,义务帮助驻地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在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上,10年薪火相传“爱心接力棒”,演绎了一场人间大爱。纠察排连年被评为“学雷锋先进集体”,被江苏省军区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又一个“学雷锋日”到来前夕,笔者走近这个光荣的集体,感受他们爱心传递十年间的动人故事。
“春天的约会”给孤寡老人带来快乐
2月底,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孤寡老人郭德振突发心脏病,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儿子”——纠察排的官兵。接到电话后,排长汪志鹏带领两名战士火速赶到老人家,将其送至医院,使老人最终转危为安。官兵们在医院里跑前跑后,感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这几个当兵的是你什么人?”面对疑惑, 76岁的郭德振老人激动地回答:“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哪!”
1998年春天,郭德振老人由于长期独居,腿脚不便,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纠察排的战士得悉情况后,来到老人家中,与他结成共建帮扶对子。他们宽慰老人说:“大爷,您放心,今后您的生活由我们来照顾。”
“春天的约会”就这样开始了。无论刮风下雨,纠察排的官兵们有求必应、雷打不动:定期上门帮老人换煤气,节日期间与老人一起过节,一有空就到老人家中打扫卫生……只要一个电话,纠察排的官兵们就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忙。
与郭德振同样幸运的还有4位老人。他们有着同样的心声:“有这么多官兵关心我们,照顾我们,我们的晚年生活感觉很幸福!”
“人人伸只手”为贫困家庭学生带来希望
“感谢你们的无私关怀和帮助,是你们教会了我拥有一颗爱心,去给予、去帮助……”去年秋天考取中国政法大学的小文的来信,代表了被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共同心声。
2006年,小文高考失利,外出打工。官兵们做通小文工作,使其重返校园。去年她如愿考取中国政法大学,而这一次学费问题又让小文差点放弃学业。纠察排的官兵为此专门开展 “我为圆梦伸只手”活动,共募得捐款两万余元,顺利地将小文送进了大学校园。
10年来,纠察排官兵坚持“少买一件衣服,多捐一点钱,少抽一包烟,多买一本书”, 累计捐款10万余元,资助失学学生12名,其中有7人考上大学。
“和谐使者”给第二故乡“美容”
2007年夏天,驻地社区里有40多吨重生活垃圾堆积在路上,还没来得及清理就下起了大雨。夏季温度高,垃圾如不及时清理,四处流溢扩散,有可能带来疫情隐患。
纠察排官兵责无旁贷,立即赶到现场,顶着暴雨一干就是一整天,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驻地群众对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却轻描淡写地说:“人民子弟兵就要为人民出点力、做点事,这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义务。”
每到逢年过节或社区里搞活动,纠察排官兵都要走上街头清扫路面,消除脏、乱、差的卫生死角;坚持24小时巡逻,维护社会治安。近几年来,他们还坚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栽种树苗600余株,使社区披上了亮丽的“绿装”,被驻地群众誉为“和谐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