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充满感动,时代需要感动!感动是人类心灵最深刻、最持久、最难以忘怀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动徐州”的评选,旨在将一座城市融入感动之中,使我们从中去发掘、去发现、去渲染弥漫于这个社会的最和谐、最温馨、最美好的深刻的感情!
为什么要感动!事实上,一个社会只有在一种宽容、和谐、温馨、情谊融融而又感人至深的氛围中,才可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主体内容,把“诚信、友爱”作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关键要素,这就给出了为什么要感动这么一个话题的基本回答。茫茫人海,天地之间,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美好的人际关系,美好的人的心灵都会打动别人,最终感染自己。所以,组织“感动徐州”评选,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感动,这个社会的人们需要感动,因为我们每个人需要通过这种正义的、善良的、美好的东西去激发和激励。
如何感动?感动源于内心,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和行为,感动也是一种互动。我们的社会有很多感人肺腑的事情,可能不为人知;我们的社会有很多真切生动的方面,也可能不为人知。如何让美好的、动人的人和事,让大家知晓,让社会趋同,这是我们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新闻媒介,通过有效的活动,通过诸如“感动徐州”这样的评选,向社会传递美好,并让人们感触美好,让社会感动美好,接受大爱无垠的心灵教化和洗礼,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感动是什么?感动首先在于感动心灵。人世间感人的人和事都是亲切而美好的。我们通过传递正义的、美好的、感人的事情去张扬、去显现,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感受到温暖,我们自然会因为许许多多感人的人和事受到心灵的洗礼,最终受到一种激励。因此,感动,首先要感动自己,感动心灵,继而感动他人,感动社会,并通过感动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过程,感动我们社会的历史进程,这应该是我们感动什么的最根本的方面。
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历史衍变,其艰辛而又漫长的进行必然涉及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关系,因而当前社会的各类矛盾、不均衡、不平等的东西比较多,我们需要用感动去中和,需要用美好去融化,需要用温馨去化解。我们从倡导“情义徐州”理念到开展“温情徐州”宣传,再到组织“感动徐州”评选,就是想从正面的、从精神的层面去感染大家,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让社会接受一次美好的感动,让我们的事业发展的更加健康。
“感动徐州”2006年度十大人物评选候选人简介
2007-5-1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01、爱心奶奶———韩汝芬:女,75岁,彭城培智学校创办人
事迹简介:75岁,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韩汝芬却为了100多名智障孩子的生命航程日夜奔波操劳。15年来她创办的彭城培智学校先后培育了130多名弱智儿童。“我办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牟利,而是让这些弱智孩子残而不废,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减轻家长的负担,减轻社会的压力。”
02、博爱大使———鲍勃·塞里:男,51岁,美国人,徐州市希望之家管理者
事迹简介:作为美国“下一个城镇慈善基金会”在徐州的管理者,鲍勃·塞里没有一分钱的工资收入,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把家从美国搬到了徐州,与16个孤儿生活在一起,为孩子们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家。这份超越血缘的情、跨越国界的爱使孩子们重新拥有欢乐的笑容,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外公”,称他的妻子为“外婆”。
03、助学老人———徐秀英:女,83岁,徐州市民
事迹简介:今年83岁的徐秀英老人并不富裕,每月的收入仅是600元的遗属补助费。2005年她一次拿出2万元资助19名中学生,2006年她又捐出所剩的5万元修建希望小学,创下了市希望工程个人捐资的最高纪录。几次捐助后,她的积蓄所剩无几,但却圆了300多名学生的上学梦。
04、情牵陕西———李伟:男,27岁,沛县人,陕西省三原县新兴中学英语教师
事迹简介: 2004年,李伟从徐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李伟省下每月600元的志愿者生活补贴,资助了当地3名贫困学生。两年服务期满后,他主动留了下来,在没有工资、没有编制的情况下,靠父母的资助,义务为西部的孩子传授知识。李伟获得了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
05、捐肾救夫———解丽芳: 女,30岁,新沂农民
事迹简介: 2006年5月,正在慈溪打工的新沂农民徐陆患了尿毒症,妻子解丽芳当时正怀着6个月的身孕,一家人顿时掉进了深渊。换肾是唯一挽救丈夫的办法,解丽芳毅然决定为丈夫捐肾。而她的决定不仅遭到家人的反对,也遭到了徐陆的断然拒绝。解丽芳说服丈夫和家人,在10%的几率下他们配型成功,爱的力量为徐陆带来了生的希望。
06、残疾壮士———王阳:男,50岁,江苏省地质普查大队职工
事迹简介:从1992年开始,王阳便要求参加无偿献血,可因为他是残疾人而屡次遭拒。1994年,他的举动感动了血站的工作人员,终于实现了无偿献血的愿望。13年来,他无偿献血170多次,献血量3万多毫升,相当于6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以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
07、聋儿之母———徐平:女,43岁,徐州启聪聋儿康复中心负责人
事迹简介: 徐平的儿子在一岁半时因故耳聋,她自学语言康复知识,边学习边教孩子说话。儿子3岁时终于开口叫了“妈妈”。随后,她在徐州市开办了第一家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唤醒聋儿的听觉意识,激发聋儿的语言能力。她将一腔母爱倾注到聋儿身上,用温情滋润着聋儿的心田,让100多名聋儿得到康复,走出了无声世界。
08、捐髓救人———杨振岭:男,26岁,沛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研究生
事迹简介:2006年3月,黑龙江一位17岁的女孩通过中华骨髓库黑龙江分库的HLA检索确定,杨振岭与之配型成功。但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在短时间内需要进行两次干细胞采集,这对捐献者的身体将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杨振岭毅然坚持挽救这位17岁女孩的生命。他的坚强、果敢和执着感动了哈尔滨,被挽救的小姑娘曾写下这样一行字:“他要拉住我的手,不想让我走”。
09、拥军夫妻———曹迎军 倪振娥:40多岁,邳州农民
事迹简介: 20年前的一个雨夜,曹迎军、倪振娥夫妻俩被解放军战士从煤车下救起。从此,曹迎军、倪振娥便走上了20年的拥军路。2003年7月,夫妇俩冒着大雨奔赴淮河流域抗洪一线,将1万元的慰问品送到士兵手中。今年初又拿出十万余元购买衣物送往青藏高原的边防哨卡。拥军20年来,他们付出了100万元的钱物,以质朴的情怀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
10、热心大姐———薛连平:女,50岁,九里区桃园街道南村社区下岗职工
事迹简介:薛连平身患癌症却不忘公益事业,在社区及邻里的帮助下,利用社区一间闲置房,收集添置1000多本书刊,办起了社区免费图书室。她的“爱心书屋”成了青少年的法律学校、居民的阅览室,受到群众的好评。今年3月29日,薛连平又在九里区庞庄办事处办起了连锁书屋———昕昕书屋。她说:“让整个小区都处在和谐的生活氛围中,我感到很满足。”
11、雪上飞人———韩晓鹏:男,22岁,国家体育总局冬训管理中心队员
事迹简介: 2006年2月23日,以“黑马”出现的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比赛中夺冠,完成了中国冰雪运动的三大突破:中国冬季奥运会雪上项目金牌零突破,中国男选手冬季奥运会金牌零突破,中国冰雪运动实现重点项目“由点到面”的实质性突破。在2007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中,韩晓鹏再次夺得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摘取世锦赛雪上项目冠军的男选手。
12、温情警察———姬彪:男,36岁,徐州市公安局夹河派出所副所长
事迹简介:1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姬彪与一对贫困孤独的祖孙俩相识。10年来,他用自己有限的收入无私地资助着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失养老人和孤女。老人去世后,他给予孤女父兄般的爱,成为这个不幸的女孩成长道路上最有力的精神支柱,为这个女孩撑起一片成长的天空。
13、残奥教练———衡新:男,40岁,邳州人,现任国家残奥中心乒乓球教练
事迹简介: 从小酷爱打乒乓球的衡新,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残疾人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4年来,衡新与他的9名轮椅队员克服了训练条件艰苦、资金紧缺、比赛出行不便等困难,硬是用双肩背出了9名世界冠军,为国家争得了荣誉。现在,他正带领他的9名队员积极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
14、五好战士———郭志锋:男,驻徐某部侦察班班长
事迹简介:他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却有着不平凡的事迹;他在面对家庭和部队事业的矛盾时,舍小家为大家,表现出高尚的军人风范。为了部队的需要,他在服役期满时,一次次推迟退伍时间;在家境贫寒、父母患重病、妻子分娩与部队的任务冲突时,他舍小家为大家,出色地完成任务;11年的军营砺练,让他磨就了坚强的意志,履行军人的职责是他最大的光荣。
15、血友之友———尹仲春:男,27岁,徐州市民
事迹简介:自幼患上血友病的尹仲春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20多年来,他依靠顽强的意志数次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2005年12月,他在徐州成立了江苏省首个“血友之家”,并从中国血友之家争取到了53支最先进的治疗血友病的凝血制剂,帮助了50多位血友病患者。他说,他将终身从事为血友病患者服务的事业,让血友病患者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16、居委主任———班开玲:女,56岁,泉山区王陵办事处光明社区主任
事迹简介:86个下岗职工、86张借款条,班开玲用自己7万多元的积蓄为下岗职工创业提供帮助。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她为“老班长”。在普通人眼里,社区里做的事无外乎“鸡毛蒜皮”一类,但“老班长”做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老班长”的脑海中有这样一组清晰的数字:1 个社区,34栋楼,158座平房,2427户,7110口人,50户特困老人。
17、掏粪工人———王洪娟:男,30岁,鼓楼区环卫处工人
事迹简介:王洪娟18岁时成为一名掏粪工,12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人生信条,并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他冒着生命危险,多次跳进化粪池排淤清粪,用诚实的劳动和汗水赢得群众的称赞,被群众称为“徐州的时传祥”。
18、大爱无垠———侯敬军:男,43岁,徐州市民
事迹简介:15年来他悉心照顾致残的儿子,14年来他日夜守护身患重病的妻子。面对生活的磨难,他选择了坚强;面对经济的拮据,他选择了乐观。在他的悉心照顾下,妻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夫妻间的理解、恩爱增强了妻子战胜病魔的信心,他用无私的爱为病妻聋儿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
19、爱心爷爷———周世顺:男,60岁,徐州矿务集团退休职工
事迹简介:周世顺家门口是310国道,附近的中小学生过马路非常危险。老人从2002年开始,每天早晚在国道上接送学生们上学。后来在老人的呼吁下,公交公司开通了从卧牛山煤矿工人宿舍到市区的学生专车。几年来,孩子们上学、放学途中没有出过一起交通安全事故。孩子平安是他最大的快乐,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交警爷爷”。
20、心灵舞者———徐州市残疾人广播艺术团
事迹简介:徐州市残疾人广播艺术团组建于2006年7月,是徐州市首家以励志为主题的特殊艺术团体。40多位演员虽然在听力、语言、视力、肢体和智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却拥有健全人都渴望拥有的特殊才华。目前,他们已组织了30多场慈善巡演,用残缺的躯体演绎了艺术的完美,以顽强不屈的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感动徐州”2006年度十大人物评选选票
候选人编号
候选人编号
投票人姓名 身份证号码
联系方式
备注
1.20名候选人限选10人,多选或少选无效。2.投票截止日期:2007年5月31日。3.投送地址:徐州市文明办综合处《感动徐州》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徐州市青年路117号 邮编:221003)4.本选票复印有效。5.未尽事宜请致电:0516—8373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