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11点,烈日当空,邳州市武警中队的官兵在列队欢迎一对平凡的夫妻。自1992年建队以来,中队的官兵们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从未改变的是这对夫妻每年都会无数次地来到中队慰问。下午4点,夫妻俩又带着满满一车的西瓜和矿泉水来到了徐州军分区某部训练基地,该基地郁智中校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连声说:“谢谢,十分感谢你们多年来对部队的支持。” 在淮海大地,这对夫妻可谓是“名人”——丈夫叫曹迎军,徐州市“关心国防十佳公民”,妻子叫倪振娥,两人都是拥军模范,共同经营着邳州市拥军客运有限公司。从1990年跑车的第一天起,夫妻俩就作出承诺:所有的现役军人、老复员军人、残疾人坐车一律免票。不但如此,每逢八一、中秋、春节等节日,夫妻俩都会带上钱或物品到各地军队、武装部等单位慰问。沈阳军区部队、厦门海防十三师、南京武警司令部、军分区消防队、徐州王杰坦克二师、工程兵学院、新沂红三连、地方人武部……都有他俩留下的足迹。中央电视台、扬子晚报、徐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他们的拥军故事进行了报道。 一对平凡的夫妻,拥军路上14年。在这十几年中,一定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记者带着一半钦佩,一半好奇走近这对“夫妻拥军模范”,了解他们的故事—— “等俺们有钱了,一定报答恩人解放军” 1985年前后,结婚没多久的曹迎军、倪振娥夫妇为了赚钱养家,用板车拉煤往返于邳州和徐州之间。天有不测风云,在一个阴雨天,夫妻俩忙着赶路,路太滑,煤车滑到路边的沟里。结果人受了伤,煤也散落一地。正当夫妻俩茫然无助时,两位解放军战士闻讯赶来,不但帮他们修好了车子,还及时地把他们送到了医院救治,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便悄然离去。从那时起,夫妻俩就暗暗发誓:“等俺们有钱了,一定报答恩人解放军!” “俺们对军人有特殊的感情” 1990年初,曹迎军、倪振娥夫妇拿出多年的积蓄,买了一辆中巴跑客运。尽管经济很拮据,但从跑车的第一天,他们就兑现了几年前的誓言:报答恩人解放军,所有的军人、残疾人坐车一律免票。几年下来,夫妻俩凭着吃苦耐劳和热情的服务,生意越做越红,他们还成立了“拥军车队”。曹迎军、倪振娥夫妇有钱了,拥军的故事也愈来愈多。 2002年8月,一位山东籍南海舰队战士坐“拥军车”回临沂老家,交谈中得知,这位战士的父亲看病急需钱用,夫妻俩二话没说,除了当天700元的营业收入,另外又掏出1500元给这位战士。时隔几天,这位战士专程来徐州致谢。 老退伍军人刘玉彪,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一提起曹迎军夫妻俩,老人心里便涌起一阵感动:“他们俩每年都来看望我,问寒问暖,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才好!” 2004年春节,夫妻俩来到刘玉彪老人家,不但带了慰问品,而且还陪他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2003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严重的洪水灾情。解放军官兵开赴前线抗洪,他们的生活时刻牵动着曹迎军、倪振娥夫妇的心,夫妻俩再也等不及了,带上价值数万元的慰问品,专程前往淮河抗洪抢险一线看望那里的解放军。 这样的故事不计其数。今年7月28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八一”之际,除了慰问驻徐部队外,曹迎军、倪振娥夫妇还向抚顺“雷锋班”寄了3000元慰问金。 十四年来,从新兵到老红军,从战士到部队,从练兵场到抗洪一线,从北上沈阳、抚顺到南下厦门,曹迎军、倪振娥夫妇的拥军事迹有多少谁也数不清。但每当人们问他们拥军到底图什么时,夫妻俩说的总是那一句老话:我们在危难的时候得到了解放军的帮助,我们对他们有特殊的感情。 “我们两口子要永远把拥军工作做下去” “拥军不辍,心系国防。”徐州军分区政委黄苏宏这样评价曹迎军、倪振娥夫妇。据粗略统计,自1990年来,曹迎军、倪振娥夫妇累计已拿出多达100万元的钱物用于拥军事业。这对“夫妻拥军模范”表示:“全力支援国防事业,我们两口子要永远把拥军工作做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