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拥军花絮 | 双拥徐州 | 拥军历程 | 拥军视频 | 媒体报道 | 国防教育 | 政策之窗 | 月亮和兵 | 拥军图集 | 在线留言
网站首页 >> 拥军历程 - 拥军不辍 心系国防

拥军不辍 心系国防


拥军历程  加入时间:2008/9/4 12:30:40     点击:2200
拥军不辍 心系国防
                           ——记拥军模范夫妻曹迎军、倪振娥 

    据不完全统计,靠经营客运业勤劳致富的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在不少交国家一分钱各类税费情况下,自1990年以来,已拿出多达100万元的钱物用于拥军和向社会奉献爱心。曹迎军夫妇十五年如一日拥军拥警爱民济困的事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军事评论栏目作过访谈,省、市电视台作过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扬子晚报、徐州日报等十多家国家和省市级报纸作过长篇报道,他们夫妻俩因此荣获了徐州市和邳州市“关心国防十佳公民”的光荣称号,还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尊老、敬老、爱老”先进个人,并被授予全国百名“公益之星”。而曹迎军本人,也年年被邳州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日前,还被评为徐州市环保系统廉政先进个人。
    树有根,水有源,曹迎军的拥军情结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二十年前,他和新婚妻子为了谋生,每天用平板车拉煤往返于邳州和徐州之间。在一个雨夜,因天黑路滑被翻倒的煤车压伤,危难之际,是一辆路过的军车上的战士救出他们,并送到医院,在代付了医药费,看到他们脱离危险后,悄然离去。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就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不能忘了恩人解放军。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曹迎军夫妇筹集资金,搞起了客运业。从跑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在车前挂上了"拥军服务车"的牌子,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并作出承诺:所有的现役军人、老复员军人、残疾人坐车一律免票。身上背负着数万元的买车借款作出这样的承诺该需要怎样的勇气啊!但他们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热情服务诚心,以及用发家致富来回报亲人解放军的决心,终于迎来了生意上的红红火火和经济上的丰厚回报,而更让他们欣慰的是,还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子弟兵的一百多封感谢信,20多面锦旗,和25本厚厚的军人签名登记本,他的“拥军服务车”被广大军人和老百姓誉为“雷锋车”。
    富裕起来的曹迎军开始实践他心底的梦想了。每逢八一、中秋、春节等节日,夫妻俩都会带上钱或物品到各地军队、武装部等单位慰问,沈阳军区部队、厦门海防十三师、南京武警司令部、徐州军分区、军分区消防队、徐州王杰坦克二师、王杰班、工程兵学院、新沂红三连、地方人武部、驻邳武警中队、新疆部队、天安门国旗班、礼炮部队……都留下了他俩的足迹。下面撷取的,就是曹迎军夫妇无数个拥军故事中的几个小场景:
   ——邳州市武警中队自1992年建队以来,中队的官兵们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从未改变的是这对夫妻每年都会无数次地来到中队慰问。2000年8月,曹迎军被武警邳州中队聘为名誉指导员、邳州市消防大队名誉指导员。为了鼓励战士们,他在部队设立了“爱警习武奖”;为支持中队搞好科技大练兵,他拿出6000元买了电脑送去;为了丰富中队官兵的文化生活,他送去了100册图书并建立了“智力拥军图书柜”。
   ——2001年7月,他和妻子带着电脑、彩电等礼品,冒着酷暑,日夜兼程,驱车1500公里就赴抚顺市慰问雷锋生前所在连的官兵们,受到了部队首长和官兵的热烈欢迎,部队还赠送给他一面题有“千里拥军路,一往鱼水情”的锦旗,并结为军民共建单位,曹迎军同时被聘为雷锋连名誉指导员。
    ——2002年8月,一位山东籍南海舰队战士坐“拥军车”回临沂老家,交谈中得知,这位战士的父亲看病急需钱用,夫妻俩二话没说,将当天营业收入的700元悉数拿出,还又掏出1500元给这位战士,感动得这位战士热泪盈眶,十多天后,专程来徐州致谢。
    ——2003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严重的洪水灾情,解放军官兵开赴前线抗洪,他们的冷暖温饱时刻牵动着曹迎军、倪振娥夫妇的心。夫妻俩再也坐不住了,就带上价值数万元的慰问品,冒着滂沱大雨,不顾行车危险,专程赶往淮河抗洪抢险一线看望那里的解放军。
    —— 2002年8月,一位山东籍南海舰队战士坐“拥军车”回临沂老家,交谈中得知,这位战士的父亲看病急需钱用,夫妻俩二话没说,除了当天700元的营业收入,另外又掏出1500元给这位战士。时隔几天,这位战士专程来徐州致谢。
    ——老退伍军人刘玉彪,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一提起曹迎军夫妻俩,老人心里便涌起一阵感动:“他们俩每年都来看望我,问寒问暖,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他们才好!” 2004年春节,夫妻俩来到刘玉彪老人家,不但带了慰问品,而且还陪他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2004年“八一”节之际,曹迎军夫妇冒着炎热酷暑,带着一车一车的西瓜和矿泉水,先后来到邳州市武警中队、徐州军分区某部训练基地进行慰问,还向抚顺“雷锋班”寄去了3000元慰问金。
    ——2005年 元月5号,曹迎军、倪振娥夫妇来到市民政局为印度洋海啸灾民捐出5000元现金,表达了邳州儿女对海啸灾民的一片真情。据民政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这是我市的首笔捐助。春节前夕,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先后慰问了市人武部,武警支队、消防中队。在武警支队和消防中队,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向部队官兵表示节日的问候,并为他们带去了鸡、鱼、水果等慰问品,感谢部队官兵为维护我市稳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与战士们亲切交谈,勉励战士们加强学习,牢记使命,争取早立军功,为家乡争光。随后,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又来到土山敬老院和老伤残军人刘玉标家中,为他们送去了食用油、面粉、猪肉等慰问品。“八一”建军节前夕,他们带着慰问品前往武警支队、消防中队、市人武部等单位,为武警官兵送去了节日慰问品。
     ——重阳节这天,曹迎军、倪振蛾夫妇前往土山、赵墩两镇,将奶粉、色拉油等慰问品和5000元慰问金,送到敬老院老人和灾区部分群众的手中。作为土山镇敬老院的亲人,曹迎军、倪振蛾夫妇每年都要到这儿两三次,总是把好吃的、好喝的送到老人手上,与老人谈心话家常,帮助解决生活难题。老人们对曹迎军夫妇俩这次在重阳节里来看望,非常感动,连声致谢。
    ——邳州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灾,曹迎军、倪振蛾夫妇很快就将5000元慰问金送到赵墩镇负责同志手中,并走访看望了部分灾民,表达对灾区群众的一片深情厚谊。赵墩镇负责同志将一面书有“情系灾区人民、不愧拥军模范”的锦旗,相赠给曹迎军、倪振蛾夫妇。
    ——2006年春节前夕,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带着价值6000多元的慰问品,先后来到驻邳部队及土山镇敬老院、运河镇老党员刘玉标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过年的物品和新春的祝福。6月2日,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带着慰问品前往武警支队慰问,向广大官兵致以节日的问候。7月17日,曹迎军、倪振娥夫妇专程前往徐州市邮政局,将价值近十万元的一万件衬衫寄往驻新疆部队,送去他们对部队官兵的一片深情厚意。驻扎在阿里高原、喀拉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哨所的部队官兵,常年生活战斗在高原缺氧地区。为了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幸福安康,他们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斗志,顶风站哨所,爬冰踏雪巡逻。他们的精神,时时感动着曹迎军、倪振娥夫妇俩,能为边关部队官兵献份爱心,成为他们夫妇俩的一大心愿,新疆部队的首长为此寄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7月20日下午,北京卫戍区解放军三军仪仗大队院内,气氛隆重热烈,官兵们身着陆海空三军礼服,排着整齐的队伍,用最高级别的礼宾仪式欢迎拥军模范曹迎军、倪振娥夫妇的到来,并为拥军夫妇赠送了写有“心系子弟兵,真情洒军营”的锦旗。当得知,三军仪仗大队担负着迎接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来访和国庆重大庆典等重要活动的仪仗司礼时,曹迎军勉励他们,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祖国和部队争光。并为他们送去了42寸的液晶电视,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
    ——7月21日,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又来到位于北京丰台区的武警礼炮中队,看望慰问共和国三大礼仪部队之一的礼炮官兵,为他们送去了电视机、空调等慰问品。武警礼炮中队,承担着国家大型庆典活动的礼炮和礼花鸣放任务,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展示着军人的风采。为感谢拥军夫妇的无私奉献,武警礼炮中队特别制作了写有“警民鱼水传佳话,拥军情深谱新篇”的锦旗,并为曹迎军、倪振娥夫妇颁发了名誉指导员聘书,还邀请他们观看了礼炮鸣放表演。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此都作了报道。在京期间,他们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志、国务院副秘书长安成信以及武警北京总队参谋长王保洁等国家和部队首长的接见。
     ——7月31号,刚刚慰问完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武警礼炮中队,从北京归来的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又先后慰问了市人武部、武警中队、消防中队的官兵,给他们送去了啤酒、色拉油、西瓜等慰问品。在武警中队,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和官兵们共进午餐,共叙军民鱼水之情,勉励战士们牢记使命、提高素质,为维护我市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
    拥军成了曹迎军夫妇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牵挂。
    “拥军不辍,心系国防。”徐州军分区政委黄苏宏这样评价曹迎军、倪振娥夫妇。
    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多次表示:“全力支援国防事业,我们两口子要永远把拥军工作做下去!”

版权所有 © 曹迎军倪振娥夫妻拥军网 站长邮箱:cndazhou@163.com [技术支持:中国邳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