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拥军花絮 | 双拥徐州 | 拥军历程 | 拥军视频 | 媒体报道 | 国防教育 | 政策之窗 | 月亮和兵 | 拥军图集 | 在线留言
网站首页 >> 国防教育 - 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扶贫帮困活动见实效

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扶贫帮困活动见实效


国防教育  加入时间:2016/12/9 16:16:02  admin   点击:1728

  金风送爽传佳意,秋日里来暖意浓。日前,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与驻地村委会举行签约仪式,正式与村中16户困难群众结成对子。近年来,该支队在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中坚持提心气、抓长效、谋共赢,取得了良好成效。他们的做法在驻地传为美谈,也为凉爽秋日注满了浓浓暖意。

 

  

暖心提气,扶贫先“扶志”

  2014年10月17日,我国首个“扶贫日”,支队官兵来到驻地6户特困群众家中走访慰问。

 

  房屋破漏、家徒四壁、病患缠身……第一次上门走访,6户特困户的贫困就揪紧了支队官兵的心:有的孤寡老人独自居住,一年到头几乎不洗澡不换衣服,每天煮点粥当三餐;有的一家数口住在小窝棚里,没有收入来源,仅靠一点补助过日子;有的夫妻双双身患绝症……

 

  “习主席指出,扶贫先‘扶志’。我们在生活上加以关心、施以援手的同时,也要想办法把特困群众的心暖起来,把他们的‘气’提上来!”支队党委形成一致思路。

 

  两年来,支队官兵们按照“结对挂户、定期走访、应急上门”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他们打扫卫生、维修家电、整修改造水电线路,为孤寡老人理发、擦洗、洗衣服,给病人义务测量血压、检查身体,为孤儿学生辅导功课。劳动间隙,官兵们时常与特困群众唠嗑聊天,听老乡们诉说家长里短、人生经历,向他们讲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激发了大家向小康生活奋斗的信心和憧憬。

 

  在一次次慰问交流中,官兵们与特困群众的心也一点点拉近:春节期间,支队官兵邀请特困群众到舰上参观、吃年饭;困难户张光平家盖了新房,第一个打电话给与他定点联系的干事胡志森,邀请支队官兵去喝乔迁喜酒;去年十月,台风“彩虹”肆虐湛江,连续数日停水停电,支队官兵不顾自身受损,第一时间去看望特困群众……

 

  爱如春风十里,暖透亲人心底。截止今年10月,支队先后组织官兵21批上千余人次开展扶贫慰问,为特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0余项,帮助4户人家住上新房、3人找到新工作。特困群众的生活也焕然一新:赵秀轩老人喜欢与人说笑了;孤儿黄日金不再孤僻自卑,学习成绩提高了一大截……

 

  

 

  

着眼长效,扶贫重“扶智”

  “海军哥哥,谢谢你送给我的《当代海军》杂志,我很喜欢!我会好好学习,将来像你一样考军校、当海军……”十月初,该支队保卫科干事阮鹏随舰出海执行任务归来,刚踏上码头,就收到了驻地中学学生李磊发来的短信。

 

  一切要从今年的“五四青年节”说起。

 

  这天,支队与驻地中学的师生们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官兵代表为初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授课,邀请师生代表参观舰艇。在给大家介绍装备时,阮鹏记住了李磊这个虎头虎脑、爱问爱看的小弟弟,李磊也对这个知识渊博、干练威武的海军哥哥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8月底,该支队开展春蕾爱心助学活动。官兵们向驻地中学捐赠了上千册图书和一对篮球架。他们还设立了“登陆先锋”奖学金,组织官兵代表与优秀学生结成对子,互相鼓励、深入交流。阮鹏与李磊就这样成了一对“好搭档”。

 

  记者了解到,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子在该支队已形成了传统。支队官兵连续数年筹集爱心基金,长期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习主席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着眼扶贫长效,唯有加大‘扶智’力度、提升群众受教育程度,才能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该支队政委肖民生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支队按照“分地对接、长期帮扶、全程监督”的模式,在驻地学校和舰艇命名共建地区开展助学活动。为了确保学生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他们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官兵代表与受助学生相互通信、交流,了解掌握情况、给予鼓励支持;对有志于献身海防事业、计划报考海军院校的学生,适度提高资助幅度,等等。截止今年,该支队共计资助贫困学生近百人次,其中8人考上大学,3人已毕业工作。

 

  

互惠共育,扶贫促“双赢”

  十月初,该支队对参加重大军事演习的舰艇官兵进行总结表彰,某舰战士小王由于表现出色,被战友们一致推举、喜获嘉奖。

 

  而就在一年前,小王还是个让领导头疼、令战友心烦的“刺儿头兵”,身为“90后”独生子女的他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爸妈娇生惯养,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工作拈轻怕重的不良习气,因为违规使用手机、干活儿偷懒等行为几次被批评和处罚。

 

  从当初的“刺儿头兵”到成为部门先进,小王的变化,源于一次在驻地村里的扶贫活动。

 

  “那天,我提着大米走进赵秀轩老人家中,一下就被震惊了:房子低矮昏暗,还漏雨,屋里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家具电器……看到老奶奶过得这么困难,特别心疼,真想为她做些什么!”小王在扶贫活动后的恳谈会上这样说。

 

  “想想贫困群众的不易,想想自己人民子弟兵的身份,咱们除了帮助老人,是不是更应该爱岗敬业、踏实工作?”部门长顺势对他展开教育。

 

  从那以后,小王像变了个人:在家“扫帚倒了也不扶一把”的他时常主动到贫困户家打扫卫生、挑水、修补房顶……他还自学了一手理发手艺,给特困群众理头发;在工作上,他开始肯吃苦、肯钻研,迅速成长为班里的业务骨干,各方面表现都飞快提升。

 

  “助力扶贫济困,携手互惠共赢。我们着眼综合效益,将扶贫点建设成为官兵的德育教育基地,在帮扶困难群众的同时,引导官兵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成长为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该支队支队长李向东介绍,每次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后,部队都会组织恳谈会、现场教育、水兵朗读会等活动,通过交流体会、分析感悟、思想引导,帮助官兵进一步深化对“四有”要求的理解认识,在心目中真正树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支队党委的率领和指导下,服务人民、扶贫帮困已经成为支队官兵们的自觉行动:某舰副舰长于清明在家境不宽裕的情况下省吃俭用,长期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干事顾亚根连续6年为湖南某小学图书阅览室购买、捐献书籍;某大队政治处主任杨峰坚持义务献血17年,累计无偿献血5700cc,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

 

  军民鱼水,海陆情深。随着扶贫帮困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支队官兵与驻地群众的情谊也日益加深。在驻地政府机关的协调联系和当地群众的配合下,该支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为部队工作训练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人民群众的“正反馈”下,支队部队的战斗力也稳步提升:去年以来,支队先后圆满完成多项联演联训重大任务。2015年底,该支队顺利通过总部大规模作战准备检验评估。(广东省双拥办供稿,作者 郭丹 甘俊)

版权所有 © 曹迎军倪振娥夫妻拥军网 站长邮箱:cndazhou@163.com [技术支持:中国邳州网]